在现代教育背景下,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显得很重要。最近,福建省三明市实验小学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性演出,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与深度,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文化的滋养。3月14日,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剧种公益性演出如期而至,成为了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,标志着非遗文化与校园教育的深度融合。
活动以经典非遗情景剧《戏彩娱亲》拉开序幕。该剧改编自古老的《二十四孝》,通过生动的表演传递了“孝文化”的深刻内涵。演员们以细腻而动人的表演,抓住了每位观众的目光。通过这一情节,学生们不仅欣赏到了精湛的演技,更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了辛苦辛劳的宠爱之恩,建立起了对传统美德的认同与敬佩。
接下来的非遗知识问答环节更是点燃了同学们的热情,主持人抛出有关福建非遗剧种等问题,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参与,气氛热烈。通过趣味互动,孩子们对福建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有了更深的理解,这不仅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储备,更激发了他们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。
在互动表演环节,学生们随着热情高涨的《孤勇者》挥舞着双手,校园内顿时弥漫着歌声与欢呼声。通过歌唱,民间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在此瞬间碰撞,展现了文化传承的活力。音乐不仅拉近了孩子们与民间传统文化的距离,也让他们懂得了勇敢与坚持的重要性。
而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,则是古风游戏“投壶”。孩子们排起了长队,手持羽箭跃跃欲试,愉悦的呼喊声中,怀揣对传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。通过这样的互动,他们在竞技中感受到了古人风雅,不仅增强了身体的协调性,更促进了集体荣誉感的建立。
最后,压轴大戏《李寄斩蛇》将活动推向高潮。该剧选材自古代民间传说,讲述了少女李寄凭借智慧和勇气斩杀巨蛇、拯救乡民的故事。这一故事不仅传递了勇者无畏的正能量,更激励孩子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挑战。
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,无疑让民间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生活中焕发生命,非遗的种子已悄然播撒。未来,这份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,将在新一代的成长中生根发芽,续写千年文脉的华章。对于每一个接受教育的孩子来说,非遗不仅是他们认识民间传统文化的窗口,更是心灵深处的一种文化自觉与责任感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下一篇:产品新闻_智慧空净频道_天极网